椰鄉奇人
椰子道人俗名阮成南,1909年出生於建和省(今檳椥省)州城縣福盛鄉一個殷實家庭。他比先父年紀還大,如果還健在,我要尊敬地叫一聲“椰老”。
他17歲留學法國,1935年學成歸來,成為化學技師。當年,他娶路氏娥為妻並生下一女。他在家鄉開設肥皂廠,結果把老本都輸光。看來,這個紈絝子弟學藝不精。
1945年,他看破紅塵,到七山地區的深山野嶺尋師學道,皈依頭陀宗。他不管日曬雨淋,連續三年在寺院的旗杆下打坐“淨口”,不發一言。1948年,他辭師下山,到美萩鬧市中參禪打坐,視圍觀人群如無物。
1950年,他返回福盛鄉故里修建一座18米高的“八卦台”。他披一襲黃布,夜夜上高臺打坐,以求打通先天之氣。他只吃椰子肉,喝椰子汁以及少許水果;因此,他創立的宗教被稱為“椰教”。在椰子之鄉開創“椰教”,可謂因地制宜、獨具慧眼。不過椰子營養不足,令這個75公斤的糾糾丈夫一下子萎縮成28公斤的木乃伊。他堅持“辟穀”,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。從照片(上圖)中看到他佝僂的身形,配合兩撇老鼠鬚,活像電視劇“水滸”排名第……108的“鼓上蚤”時遷。他面前的電話也純屬擺設,因為……沒有連線。
打這個時候起,他每年只在佛誕節洗一次澡。他道行越長進,洗澡也越少,到了“天人合一”境界,三年才洗一次,這是後話。恐怕他的妻女都是凡人,無法忍受,自此杳如黃鶴,我也無法查證她們之所終。
漸漸小廟裝不了大和尚,1963年,他罄盡家產,購買鳳島地皮,建築各種塔、台、賓館、花園,命名為“南國佛寺”,自稱“天人教主釋和平”( “釋和平”越語另解是愛好和平)正式開山收徒。他主張各種宗教融合,信徒不必念經敲木魚,只要持素、心懷善念就行。探訪椰子道人遺址,我們還可以看到耶穌和釋迦牟尼擁抱在一起的壁畫,頗像漫畫。他還把貓和老鼠養在一起,以證明敵對雙方可以和睦共處(!)。
越南南方在1975年前,奇奇怪怪的宗教本來就多如牛毛,多一個椰教也不嫌多。以“宗教融合”揚名的早就有高臺教,椰教在這方面也沒有什麼創意。真正令人大跌眼鏡的是1967年南方總統選舉。
椰子道人由於謬論太多,就被南方政權禁止擅自離開住所。直到總統選舉前夕,他托人偷偷用一個大竹蘿把他抬到西貢。好在他只有28公斤,徒弟們抬起來也不甚費力。他發表競選演說,保證如果當選總統,三個小時後就能給越南帶來和平,然後立即辭職(!)。我雖然沒有這次選舉的檢票結果,但相信他至少會獲得他自己“神聖一票”。他是次參選最大收穫是得到第五郡一家中藥材鋪贈送的一對象牙,每根長1.8米,重45公斤,是至今越南最大的象牙,現陳列在檳椥省省委客廳。
越南南方解放後,椰教自動解散,“南國佛寺”也收歸國有;他作為邪教首領、美國走狗被捕。另一說是他因偷渡未成而被集中勞改,如果此說屬實,他到頭來還是凡夫俗子一個,也沒有什麼法力。
他在獄中除了椰子,不吃任何東西。監管人員特別照顧,提供牛奶麵包,他同樣不屑一顧。在那樣缺乏衛生的環境,他還是拒不沐浴和更換衣服,弄得臭氣熏天。在無可忍受的情況下,監管處只好讓他儘早保釋出獄。(根據軍旅作家阮陳鐵的資料)。
他獲親人保釋後返回故鄉和妹妹相依為命,和外界斷絕,過隱居生活,1990年去世,享年81歲。根據鳳島旅遊區講解員的解說,他是因為墜樓腦震盪而死。
江山留勝跡”
我們旅行團在習習涼風中登上鳳島。今天是星期日,遊客特別多,主要是好奇的外國遊客。旅遊區的大廳是陳列室,展示重現道人生平的資料圖片,林林總總,可惜沒有道人妻女以及他隱居的照片。
走出陳列室,是一片寬廣的場地,佇立九根水泥柱子,每根柱子纏繞著一條龍,因此取名“九龍場”。龍的造型沒有特色,色彩也不協調,給人的感覺是花花綠綠,過於搶眼。我簡單地認為,九條龍象徵湄公河的別稱“九龍江”。可是,講解員有另一番奧秘,這九條龍只有中間一條是公的,其餘八條是母的,體現椰子道人另一個怪誕的念頭:創立“無子教”。教徒一男八女,漂浮在一排木筏上,全部“天體”,可以盡情做愛,但不得留下子嗣。這樣縱欲,可以和美國的摩爾門邪教比美,但“無子”,難度更高,包括教主在內,沒有人敢付諸實行。我推想:他一定把伊斯蘭教也“融合”進來了。伊斯蘭教容許男人許多妻,也不過有四個妻子,並且不准有婚外情;教主已經“青出於藍”了!
如此荒誕不經,但信仰者也不乏其人。據維琪百科資料,鼎盛時信徒達到一萬人,據省委資料,有3600人。他門下有一個著名洋弟子,是美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‧斯坦貝克的兒子。越南土生宗教而能揚名域外,只此一家。
九龍場是昔日眾弟子祈禱並聆聽教主說法的場所,周邊有許多牌樓和以西貢街道命名的走廊。九龍場盡頭是一只用破瓦片拼起來的大香爐和越南地圖,上面刻的文字已無法辨認。繞過香爐拾級而上是“九重台”,道人每天在這裏用不同方式修煉,充分體現“宗教融合”精神。九重台後面是臨江而建的“和平塔”:兩根18米高的水泥柱,一根代表河內,一根代表西貢,有天橋相連。他每天晚上乘升降機登上高塔,徹夜打坐,祈求國泰民安、國家統一。
“南國佛寺”面積不過1500平方米,還修建了賓館,但佈置得體,遊客覺得十分寬敞。道人生前曾買回一條駁船,改裝成“諾亞方舟”,作為講習場所,現已拖回檳椥市用作水上餐廳。
望著前江上這道亮麗的風景線逐漸遠去,我深深懷念這位命運坎坷而善良的椰子道人。法國人對精通法語者青眼有加,但他拒絕為殖民當局服務,體現凜然民族大義。他對錦衣玉食棄如敝履,自甘淡泊,把椰子當糧食,終其一生。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,實在難以做到。他雖然行為怪癖,但祈求的是國泰民安,沒有惡行;在越戰高峰時,曾掩護成百青年逃避兵役。
從本市通往西區路上,過了富林橋不遠處,有一座高塔,左邊是耶穌像,右邊是佛像,中間是椰子道人的名言:“佛說佛對,主說主對;我說:兩者都對”。充分體現他囂張的人格,是胡志明市唯一可以憑弔他的地方,也證明人們對他並沒有忘懷。
信徒在“九龍場”上做禮拜,遠處是九重台和和平塔